至死不渝的成语故事


至死不渝

拼音zhì sǐ bù yú

基本解释至:到;渝:改变。到死都不改变。
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国无道,至死不变,强哉矫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至死不渝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至死不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悬而未决 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《魏德论》:“武皇之兴也,以道凌残,义气风发。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扬幡擂鼓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仰屋著书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
举善荐贤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举善荐贤,乃美事也;卿何荐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
叫化子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没衣服,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,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没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